

本件拍品於紐約佳士得 1991 年 11 月 27 日編號 188 來源封面及內頁
This lot was sold at Christie's New York, 27 November 1991, lot 188
Catalogue cover and lot detail page

本件拍品於紐約佳士得 1991 年 11 月 27 日編號 188 原始收據
Invoice for this lot at Christie's New York, 27 November 1991, lot 188
蓋瓶以整塊白玉雕製而成,覆蓋合唇,形制碩大,質若凝脂,潔白細膩。蓋呈四坡長橢圓形,蓋頂圓雕瑞獅為鈕,獅仰首眺望,雙目炯炯有神,前肢微曲,後肢一前一後爬升,獅尾向下側搖,作蹲立狀,靈動張揚,亦有氣勢非凡之態。蓋面飾以鏤刻纏枝葉,枝葉婉轉,自然流暢。瓶口呈橢圓形,束頸,豐肩,腹微鼓下收,頸兩側飾簡意龍耳,下銜活環。高圈足下承湖石底座。瓶身內部掏膛乾淨俐落,琢磨精細。腹外部以圓雕、高浮雕、線刻及鏤雕等技法雕琢湖石兩側爬滿枝葉,獨具意態。枝蔓繚繞,葉茂翻卷,葫蘆垂掛,果實豐盛,佔據整個畫面,顯現出生機勃勃之景。頂峰站立一獅,作回首仰望,獅尾上揚,構思奇巧,與蓋上瑞獅相互應合,動感十足,氣勢恢弘。「葫蘆」與「福祿」諧音,又葫蘆與其藤蔓相連象徵多子,有「瓜瓞綿綿」之說,寓福祿萬代、子孫萬代、幸福昌盛之意,為清宮陳設常見題材,於富麗中增添典雅之姿,實為精彩。
清代是中國玉器製作的鼎盛時期,繼承發揚數千年來傳統的琢玉技術和風尚,集歷代之大成,其中迎合清宮盛世百工去樸尚華的風氣,也成為玉雕創新的主流。清宮舊藏,今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青玉荷蓮蓋瓶〉(圖一)與本件清〈白玉鏤雕福祿萬代蓋瓶〉即是此時期之佳作。本件玉瓶裝飾紋樣極為講究,主題取「福祿萬代」吉祥之意,立體構圖層次分明,空間感極強,展示匠人高超技藝,華麗的裝飾意味契合清中後期的皇家品味。
芝加哥亞洲傳統藝術博物館的經營理念與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董事會主席Henry W. Bloch 極為相近,雙方互動良好。本件拍品出自1991 年11 月27 日紐約佳士得,附有原始收據,為Henry W. Bloch 於2014 年捐贈予芝加哥亞洲傳統藝術博物館。

文獻參考
圖一 清〈青玉荷蓮蓋瓶〉,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 10 清》,紫禁城出版社, 2011 年,頁 66-67 ,圖版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