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玉質,呈黃褐色,質地緻密亮澤。圓形雙層片狀,內外層以三個點相連,兩面紋飾相同。內圈雕琢繩紋,琢製工藝極為精湛。外環內外緣各飾一圈弦紋,內採壓地隱起技法雕飾勾連雲紋,紋飾細密繁縟。今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戰國〈玉雲紋重環〉(圖一),造形、紋飾與本品極為相似,皆以透雕技法分出內外層,雕工之巧為後世工匠望塵莫及,令人讚嘆。
春秋戰國時期,玉器具很高社會地位。以玉為貴,視玉為寶,有許多關於佩玉記載,《詩經》:「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儒家亦為玉器蒙上神秘的政治及宗教色彩,將玉的自然屬性與道德品質連為一起,君子比德於玉。《禮記.聘義》記載孔子曾論述貴玉輕瑉,總結出仁、智、禮、樂、忠等,是君子應具備的道德。

文獻參考
圖一 戰國〈玉雲紋重環〉,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 3 -春秋戰國》,紫禁城出版社,2011 年,頁 128,圖版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