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串取優質沉香製成,圓潤飽滿,色澤深沉穩重,散發幽香。沉香珠上鑲嵌以炸珠法製成的小金珠,金珠小如粟米並組成「壽」字,極為精緻。配有隔珠及佛頭,佛頭連繫花形背雲及兩墜角,皆嵌有金珠裝飾。沉香久經摩挲,色澤深棕,雅光內蘊,沉香的古樸靜雅與金珠的富麗華貴相結合,藝術效果獨具匠心,精美的材料和高超的工藝體現出擁有者的尊榮與富貴,應為皇室成員祝壽嘉禮。今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伽楠香木鑲金珠壽字手鐲〉(圖一),與本品同以沉香為材,鑲嵌「壽」字及金珠,可資參考。
沉香自古即被視為珍貴的香木,晉.嵇含《南方草木狀》:「交趾有蜜香樹…木心與節堅黑,沉水者為沉香…珍異之木也。」李白《楊叛兒》有「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淩紫霞。」佛教更將沉香視為佛國仙香,《華嚴經》:「阿那婆達多池邊出沉水香,名蓮花藏。其香一丸如麻子大,若以燒之,香氣普熏閻浮提界。」
手串又稱「十八子」,原為佛家消除煩惱障和報障的佛珠,「十八子」的佛法含意為「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十八世紀中期以來,已成為祈福裝飾之用,受文人雅士鐘愛,賞玩之餘也用以互相饋贈。不同的材質、款式、雕工都有不同意境和隱喻,更反映出主人的喜好和品味。
沉香自古即被視為珍貴的香木,晉.嵇含《南方草木狀》:「交趾有蜜香樹…木心與節堅黑,沉水者為沉香…珍異之木也。」李白《楊叛兒》有「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淩紫霞。」佛教更將沉香視為佛國仙香,《華嚴經》:「阿那婆達多池邊出沉水香,名蓮花藏。其香一丸如麻子大,若以燒之,香氣普熏閻浮提界。」
手串又稱「十八子」,原為佛家消除煩惱障和報障的佛珠,「十八子」的佛法含意為「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十八世紀中期以來,已成為祈福裝飾之用,受文人雅士鐘愛,賞玩之餘也用以互相饋贈。不同的材質、款式、雕工都有不同意境和隱喻,更反映出主人的喜好和品味。
![]() |
文獻參考 圖一 清〈伽楠香木鑲金珠壽字手鐲〉,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故宮珍寶》,閣林國際圖書,2009 年,頁 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