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擱截取竹莖製作而成,呈覆瓦狀,採用留青技法輕雕淺琢。整器構圖如書畫長軸,近景山石嶙峋,樹木茂密蓊鬱,亭台華美;中景小橋流水,垂柳依依;遠方崇山峻嶺,山巒隱現,用刀如筆,風格清雋,構築成一幅清雅脫俗之逸品。
臂擱是古代文人用來擱放手臂的文案用具,漸從實用器發展為把玩觀賞之物,體現中國文人特有的審美情趣。留青竹刻始創於唐宋,至明清時期漸成一門獨立的藝術種類。傳統留青,顧名思義是在竹青皮做留與不留的藝技。青底纖維層為底色,運用虛實手法表現書畫藝術。本品即留用竹子表層雕刻,剷去圖紋以外的竹青,露出下層的竹肌,刀法俐落,線條舒展流暢,兼備筆墨神韻和雕刻趣味,風格俊逸清新,是明清竹雕中別具一格的品種,極富文人情趣。
臂擱是古代文人用來擱放手臂的文案用具,漸從實用器發展為把玩觀賞之物,體現中國文人特有的審美情趣。留青竹刻始創於唐宋,至明清時期漸成一門獨立的藝術種類。傳統留青,顧名思義是在竹青皮做留與不留的藝技。青底纖維層為底色,運用虛實手法表現書畫藝術。本品即留用竹子表層雕刻,剷去圖紋以外的竹青,露出下層的竹肌,刀法俐落,線條舒展流暢,兼備筆墨神韻和雕刻趣味,風格俊逸清新,是明清竹雕中別具一格的品種,極富文人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