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飾一對由白玉魚搭配銀鎏金配飾組成,玉魚溫潤光潔,包漿細膩,略有褐色沁。魚呈彎弧形,頭、尾上翹,背有脊鰭,身出五鰭,尾鰭分兩邊伸展,魚鰭皆飾有陰刻線。一株荷花與魚相伴,其葉梗經魚身盤成環,並繞至魚頭部,可供繫掛用。玉珮下方接連銀鎏金片,花形金片上鏨刻花朵紋,搭配光素葉形片飾,璀璨華麗。清宮舊藏,今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宋〈玉魚墜〉(圖一),與本品造形、姿態相似,可資參考。
簪、釵、梳篦、步搖、勝、花鈿等是遼代婦女常見髮飾。步搖《釋名・飾首飾》記:「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動也。」漢唐以來流行此飾。遼金在傳承晚唐金銀器製作的基礎上,融合自身文化,釵和步搖在一定形式上合二為一,成為步搖釵,並和冠一起組建成遼代女性特色頭飾,常見遼代貴婦頭戴金光閃閃的華貴金簪,使北方少數民族的金銀器成為一道獨特亮麗的風景。如陳國公主墓出土的遼〈琥珀珍珠頭飾〉(圖二),用銀鎏金鍊垂掛,裝飾風格與本品相似,隨著步履搖顫,金光閃爍,令遼代貴族趨之若鶩。
簪、釵、梳篦、步搖、勝、花鈿等是遼代婦女常見髮飾。步搖《釋名・飾首飾》記:「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動也。」漢唐以來流行此飾。遼金在傳承晚唐金銀器製作的基礎上,融合自身文化,釵和步搖在一定形式上合二為一,成為步搖釵,並和冠一起組建成遼代女性特色頭飾,常見遼代貴婦頭戴金光閃閃的華貴金簪,使北方少數民族的金銀器成為一道獨特亮麗的風景。如陳國公主墓出土的遼〈琥珀珍珠頭飾〉(圖二),用銀鎏金鍊垂掛,裝飾風格與本品相似,隨著步履搖顫,金光閃爍,令遼代貴族趨之若鶩。
![]() |
文獻參考 圖一 宋〈玉魚墜〉,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中)》,香港商務印書館, 1995 年,頁 50,圖版 42 圖二 遼〈珍珠琥珀頭飾〉,陳國公主墓出土,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庋藏, 摘錄自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