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翁以竹根立體圓雕而成,髮挽高髻,髮絲細密,根根分明。濃眉大耳,顴骨突出,長髯垂胸,雙眼微閉,目視下方,面容滄桑,神情酣暢。身前躬,腰微側,軀體勁瘦,著寬鬆袍服,衣摺流暢,極富層次。隨興坐於地,雙腿赤足相交,筋骨顯露。左手摟魚簍,右手撫膝,姿態閒適。
明清時期,文人愛竹之情蔚然成風,竹雕藝術隨之大盛,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獨樹一幟。漁人竹簍即為清初常見竹雕題材,作品風格簡練,不拘細節,民間生活氣息強烈,為當時特有風格。本品運刀細緻入微,人物表情古拙,尤以眯起雙眼帶動面部肌肉,極為寫實。漁翁相貌雖飽受風霜,然絲毫不掩其仙風道骨,表現出知足常樂、超然物外之氣度,具「一蓑風雨任平生」的達觀精神。
明清時期,文人愛竹之情蔚然成風,竹雕藝術隨之大盛,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獨樹一幟。漁人竹簍即為清初常見竹雕題材,作品風格簡練,不拘細節,民間生活氣息強烈,為當時特有風格。本品運刀細緻入微,人物表情古拙,尤以眯起雙眼帶動面部肌肉,極為寫實。漁翁相貌雖飽受風霜,然絲毫不掩其仙風道骨,表現出知足常樂、超然物外之氣度,具「一蓑風雨任平生」的達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