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帶蓋,直口,筒腹,圈足。蓋面隆起,頂置小蒂鈕,為南宋龍泉窯工藝特徵。通體施粉青釉,釉光柔和,釉色瑩潤粉綠,富有玉質感。口沿和足端未施釉處呈灰赭色。蓋與杯身外壁皆飾蓮瓣紋,上下呼應,恰似兩朵盛開蓮花,構思巧妙,刻工精湛。杯身為雙重仰蓮瓣,外層瓣瓣獨立,內層輔襯相應,瓣脊出筋,瓣面自中脊坡向兩側,彷若淺浮雕與刻劃花技法相為融合,極具立體感。
蓮,也叫荷,古稱芙蕖、菡萏。以之為裝飾紋樣最早可追溯到周代,東漢佛教傳入中國後,蓮紋裝飾也隨之興盛。又宋代士文化繁榮,常以蓮「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喻比人品之高潔,使「蓮」的寓意日漸豐富,成為集生命崇拜、佛教聖物與高尚品格於一身的美好代表。本件蓋杯是龍泉窯青瓷的經典樣式之一,無論釉色、造形或裝飾,皆具鮮明時代特徵,古韻悠然。
蓮,也叫荷,古稱芙蕖、菡萏。以之為裝飾紋樣最早可追溯到周代,東漢佛教傳入中國後,蓮紋裝飾也隨之興盛。又宋代士文化繁榮,常以蓮「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喻比人品之高潔,使「蓮」的寓意日漸豐富,成為集生命崇拜、佛教聖物與高尚品格於一身的美好代表。本件蓋杯是龍泉窯青瓷的經典樣式之一,無論釉色、造形或裝飾,皆具鮮明時代特徵,古韻悠然。
![]() | ![]() | |
圖一 | 圖二 |
文獻參考 圖一 南宋後期〈盞托〉,1991年遂寧市南強鎮金魚村窖藏出土,遂寧市博物館庋藏,收錄於《龍泉窯青瓷》,藝術家,1998年,頁168,圖版139 拍場類似作品 圖二 南宋〈龍泉窯青釉蓮瓣紋蓋盌〉,拍賣於紐約蘇富比2015年3月17日,編號70,成交價 USD 43,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