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質,皎潔瑩白,細膩無瑕。壺蓋與壺身子母口緊密相合,蓋面隆起,刻蓮瓣紋一周,頂飾花苞形鈕,從上方俯視,宛若盛開蓮花。壺身圓鼓,肩部及近底處飾蓮瓣紋與蓋面呼應,腹飾獸面紋,濃眉粗捲,雙眼銳利,樣貌猙獰威嚴,富有裝飾效果。一端有長流,另端飾龍形彎把,龍首張口銜住壺肩,身軀彎繞形成優美弧度,既實用又富藝術美感。整體構思巧妙,紋飾精細別緻,打磨細膩光潤,每處細節均展現匠人巧心,令人嘆賞。
壺從史前就開始出現,無流和執柄,常見如商周時期的青銅壺,多為酒器、禮器。玉執壺則流行於明清時期,然因製作需費較多玉料,且口小腹大,掏膛工藝複雜,與其他器形相比仍屬少數。至乾隆中期,清廷平定準噶爾部,大量優質和闐玉得以進貢宮廷,造就各式雕工超卓玉器的空前發展。
據《清宮檔案》記載有關皇帝敕令打造玉茶壺的記錄,如《活計檔》乾隆三十三年二月二十三日:「太監胡世傑傳旨,交如意館做玉茶壺一件、茶鍾一件,欽賜。於本日挑得本年進到玉內大白玉石子一塊,畫得茶壺一件、茶鍾一件、玉鐸紙樣一張,交太監胡世傑呈·。」實例可參見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中期〈和闐青玉花蝶執壺〉(圖一),與本品皆屬難得之精巧玉質壺作,無論材質挑選、造型設計抑或雕琢工藝,皆達高超水準,體現清中期對玉器製作的高雅追求。
.jpg)
文獻參考
圖一 清中期〈和闐青玉花蝶執壺〉,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中國玉器全集 6 -清》,河北美術出版社,1993 年,頁 1,圖版 1
拍場類似作品
圖二 清十九世紀〈白玉雕仿古夔龍紋茶壺〉,
拍賣於紐約蘇富比 2021 年 3 月 17 日, 編號 18,成交價 USD 252,000
壺從史前就開始出現,無流和執柄,常見如商周時期的青銅壺,多為酒器、禮器。玉執壺則流行於明清時期,然因製作需費較多玉料,且口小腹大,掏膛工藝複雜,與其他器形相比仍屬少數。至乾隆中期,清廷平定準噶爾部,大量優質和闐玉得以進貢宮廷,造就各式雕工超卓玉器的空前發展。
據《清宮檔案》記載有關皇帝敕令打造玉茶壺的記錄,如《活計檔》乾隆三十三年二月二十三日:「太監胡世傑傳旨,交如意館做玉茶壺一件、茶鍾一件,欽賜。於本日挑得本年進到玉內大白玉石子一塊,畫得茶壺一件、茶鍾一件、玉鐸紙樣一張,交太監胡世傑呈·。」實例可參見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中期〈和闐青玉花蝶執壺〉(圖一),與本品皆屬難得之精巧玉質壺作,無論材質挑選、造型設計抑或雕琢工藝,皆達高超水準,體現清中期對玉器製作的高雅追求。
.jpg)
文獻參考
圖一 清中期〈和闐青玉花蝶執壺〉,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中國玉器全集 6 -清》,河北美術出版社,1993 年,頁 1,圖版 1
拍場類似作品
圖二 清十九世紀〈白玉雕仿古夔龍紋茶壺〉,
拍賣於紐約蘇富比 2021 年 3 月 17 日, 編號 18,成交價 USD 2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