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對作品為日本會席料理時,放置菜餚之器皿,稱之「膳」。呈倭角方形,四邊高起,下承高足。通體施以金梨地,華美炫目,再以薄肉高蒔繪和螺鈿裝飾,台面光素,四邊內側飾雙鳳朝珠,外側銀黑色地與金地輝映,其上飾折枝花草;四足飾有飛鳥、竹葉、藤蔓等,部分折枝和藤蔓末端變化為葦手風,即模擬蘆葦樣態,線條優美婉轉。此外,所裝飾之蝴蝶具有藤原時代(894-1285年)風格,飛鳥則具有天平時代(729-749年)風格,反映作者六角紫水對各時代圖案風格之喜好。
本膳料理,源自室町時代(1336-1573年),是現在日本料理的原型,為當時武家招待客人之餐點,從擺盤、用餐方法到用餐時的服裝皆有嚴格規範。料理須按一定位置放於四方形小桌「角膳」上,並依用餐場合的重要性增加「膳」(小桌)的數量及料理品項。本膳(一之膳)基本由三菜一湯組成,而根據宴客規模,有二之膳、三之膳,最多到五之膳,且料理搭配有五菜一湯、七菜二湯、十一菜三湯等多種變化,盛裝菜餚的器皿更是隨與會者的地位高低而有奢華或樸素之分。江戶時代則出現會席料理,是本膳料理的簡化,為庶民也能享用的宴會料理。本組作品曾收錄於昭和十二年(1937年)5月6日大阪美術俱樂部舉行之「尾道小西并二某家藏品拍賣」目錄。包括五人份的本膳、二之膳、三之膳、飯碗、汁碗、坪碗、天目台、筷架,以及飯器、湯桶、煙草盆等。據記載,此組作品原為三十人份的完整會席家具,可想見以如此精美細緻的奢華器具招待賓客,顯露尊榮不凡。
六角紫水(1867-1950年),日本著名漆器工藝先驅。生於廣島縣佐伯郡,畢業後於母校擔任小學教師,後移居東京,就讀東京美術學校,1893年畢業後,成為該校漆藝系助理教授;1898年,參與日本美術院的創立;1904年赴美,曾任職波士頓美術館東洋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東方藝術品部;1908年前往歐洲各地遊覽;返國後,除於母校任教,同時於正倉院研究漆器等各種古典技術;1927年帝展新設工藝部,其作品免審查直接展出;曾於巴黎萬國博覽會獲獎、第十一屆帝展作品〈暁天吼号之図漆器〉獲帝國藝術學院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