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件拍品出版於《三千五百年商代至清代中國青銅器》, Friedrich G. Zeileis,1999 年,頁 260-261,編號 90
This lot was features in Von Shang bis Qing - Dreieinhalb Jahrtausende chinesische Bronze, Friedrich G. Zeileis, 1999, pp. 260-261, No. 90
青銅豆由蓋、盤組成,覆缽形蓋,喇叭形捉手。蓋面飾兩周乳丁紋帶,其間以寬弦紋作界紋;盤亦呈缽形,弧壁,兩側設一對環形繩紋耳,圜底,下承喇叭形高足。器腹飾乳丁紋,下承一道繩紋,其下垂葉紋,層次分明。整體造型規整,乳丁之間以蟠蛇紋為地,甚為細緻繁密,使用等級較高,為春秋時期的標準佳器。
青銅豆是古代盛肉醬、調味品或黍稷之類的盛食器,亦為祭祀時重要禮器。其重要性可在「禮」字中體現,豆中放置禾苗或美玉構成「豊」字,體現祭器青銅豆在祈求豐收祭祀過程中之作用。其最早為陶製品,始見於新石器時代,而青銅豆最早出現於商晚期,通行於西周,盛行於春秋戰國。1980年山西昔陽閻莊民安村出土,山西省昔陽縣博物館庋藏春秋晚期〈乳釘紋蓋豆〉(圖一),其造型及細膩紋飾與本品相似,展現春秋時期純熟精湛的鑄造技術,可資參考。
文獻參考
圖一 春秋晚期〈乳釘紋蓋豆〉,1980 年山西昔陽閻莊民安村出土,山西省昔陽縣博物館庋藏,收錄於《中國青銅器全集-東周 2》,文物出版社,1995 年,頁 175,圖版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