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直口,豐肩,方圓形扁腹,橢圓形圈足。壺體瑪瑙質,黃褐色澤典雅溫潤, 光澤瑩瑩,為乾隆年間所製;壺腹為葉菶祺繪通景山水人物圖,一面遠山近水, 山巒疊嶂,林木蓊鬱,雅士側坐於亭台內觀賞湖景,湖面荷葉點點,風吹竹林 盡收眼底,恍若世外桃源般清幽寧靜。遠方留白處題以「葉小三作」,末鈐紅 彩「印」;畫面延伸至另面,遠山脈脈,在煙波浩淼、奇山秀樹中,高士行色 匆匆,拄杖行於蜿蜒小徑,身旁書童抱琴緊隨其後,似正欲往亭台面會友人。 全器意境悠遠,形象寫實,筆墨韻味濃厚,講求遠近層次布排,將傳統山水畫 凝聚於方寸間,可謂內畫鼻煙壺之佳作。
內畫鼻煙壺主要以透明玻璃或水晶製成,再用 特製的筆探入其口內,於壺腹部反向描繪圖 畫。此獨特的藝術門類首先在北京地區興起, 逐漸發展成熟,湧現出一批以內畫鼻煙壺為業 的藝術大師,並形成不同流派。本件內畫鼻煙 壺有別於常見的玻璃或水晶胎,以瑪瑙為材, 尤其珍罕。
葉菶祺(B.1908),名小三,為葉仲三之子。 自幼隨父親葉仲三與長兄葉曉峰學藝,均得父 親真傳,以花鳥見長,一般不用起稿即可於壺 內繪畫,其章法疏密得體,色彩豔麗,觀賞似 聞鳥語花香;若以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故事情節 作為繪製題材,即採大紅大綠等色彩形成強烈 對比,具濃郁民俗氣息。由於其進入北京工藝 美術研究所時間較早,1957年夏被升職稱「老 藝人」而獲得「工藝美術研究師」稱號,奠定 京、冀兩派內畫藝術的形成和發展基礎。
內畫鼻煙壺主要以透明玻璃或水晶製成,再用 特製的筆探入其口內,於壺腹部反向描繪圖 畫。此獨特的藝術門類首先在北京地區興起, 逐漸發展成熟,湧現出一批以內畫鼻煙壺為業 的藝術大師,並形成不同流派。本件內畫鼻煙 壺有別於常見的玻璃或水晶胎,以瑪瑙為材, 尤其珍罕。
葉菶祺(B.1908),名小三,為葉仲三之子。 自幼隨父親葉仲三與長兄葉曉峰學藝,均得父 親真傳,以花鳥見長,一般不用起稿即可於壺 內繪畫,其章法疏密得體,色彩豔麗,觀賞似 聞鳥語花香;若以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故事情節 作為繪製題材,即採大紅大綠等色彩形成強烈 對比,具濃郁民俗氣息。由於其進入北京工藝 美術研究所時間較早,1957年夏被升職稱「老 藝人」而獲得「工藝美術研究師」稱號,奠定 京、冀兩派內畫藝術的形成和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