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and Mrs. Norman S. Potter, 於 1967 年 2 月 10 日 美國 Melvin Gutman 古董商鑑價報告( No.46 )
Accompanied by a valuation report by Melvin Gutman for Mr. and Mrs. Normal S. Potter dated 10 February 1967 (No. 46)
觚以銅鎏金內塡琺瑯裝飾,採三截黏合而成六棱形,上為喇叭口,中為鼓腹,下足外撇。器表錘碟出各式纏枝寶相花圖案,以內塡琺瑯技法塡燒淺藍、寶藍、綠及粉紅色琺瑯釉,充盈華麗繁縟的富貴氣息,珣美琺瑯彩與燦爛金地兩相呼應,金碧輝煌,彰顯顯赫皇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淸〈銅鍍金嵌白玉、綠松石及料片五供-花觚一對〉(圖一),銅鍍金及紋飾內嵌寶之技法,與本對花觚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資參考。兩者皆色彩秀氣莊重,精美富麗。
圖一 淸 〈銅鍍金嵌白玉、綠松石及料片五供-花觚一對〉,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金銅佛教供具特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995 年,頁 102-103 ,圖版 18
圖二 淸乾隆 〈内塡琺瑯番蓮紋五供一組-花觚一對〉,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明淸琺瑯器展覽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999 年,頁 276 ,圖版 155
明淸時期,琺瑯製作分為掐絲、內塡(鏨胎)與畫琺瑯三類。其中內塡與畫琺瑯於淸初經海舶傳入廣州,並就地仿效燒製,宮內作坊於康熙三十年(1961年)已試燒成功,至晚期技術方臻完美,釉色亮麗,奠定十八世紀畫琺瑯工藝輝煌成就基礎。而內塡琺瑯器的製法與掐絲琺瑯相似,唯器表紋飾採鏨刻、敲壓或腐蝕等技法,由於塡燒的釉層厚薄不同,呈現多種形態。如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淸乾隆〈内塡琺瑯番蓮紋五供一組-花觚一對〉(圖二),及本對十八世紀〈銅鎏金內塡琺瑯纏枝蓮紋花觚〉,皆展現十八世紀內塡琺瑯器絢麗多彩之姿,可資比對參考。
花觚,其形制仿自商周時期的銅觚,本為古代承酒之禮器,明淸時期被用作書齋插花之瓶。明文震亨《長物志》:「銅器可插花者,曰尊,曰罍,曰觚,曰壺,隨花大小用之。」淸代,除沿襲明代用觚陳設、插花之功能外,也常作為宮室中雅玩陳設之用。本對花觚造型雋秀,端莊大方,釉料色階變化柔和光潔,琺瑯彩亮麗優美,畫面層次分明,紋飾繁縟,為十八世紀典型的堆砌式風格,顯見為宮廷造辦處所製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