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質,溫潤細膩,寶光蘊澤。蓋與爐身子母口相合。蓋面隆起,平頂,頂設龍鈕,龍首朝上,身軀盤曲,威嚴霸氣。蓋面飾獸面紋,獸眼大睜,面目猙獰,顯露神秘古韻。爐身圓口,鼓腹下收,平底,下承三乳足。爐腹與蓋面呼應,刻獸面紋,兩側雕琢獸首銜活環耳,瑞獸菱形眼,大耳下垂,捲鼻,樣貌憨厚古樸,獸首下套活環,神態威猛,形象遒勁生動。爐內打磨光滑細膩,素雅潤澤。器底刻琢雲紋,祥雲繾綣繁複,瑞意滿盈,中央圓形開光刻陽文「乾隆年製」雙行四字篆書款。整體形制規整,磨工精湛,膛壁勻稱,華貴而不豔俗,展現清代盛世精彩絕倫的玉雕技藝。
玉器仿古,古已有之,以北宋金石學興起之後尤為盛行。宋元以降,文人士大夫收藏、鑑賞古玉蔚然成風。清代乾隆皇帝好古,上行下效,仿古之風尤為盛行,其中最具鮮明特點的就是仿古彝器,在器形、紋飾上對商周青銅禮器進行仿製。如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清〈青玉獸面紋爐〉(圖一),與本品皆為仿古之佳作,藍本取自欽定四庫全書-西清古鑑、卷五.周〈饕餮鼎九〉(圖二)圖譜,然融合當時代的風格特點,在造型及紋飾方面加以增減變化,展現出嶄新樣貌。
與本品同屬清代仿古玉器的拍場相似之例,可參見拍賣於西泠印社2023年8月6日,編號2908,清〈乾隆年製款白玉仿古獸面紋雙龍耳簋式爐〉(圖三)。細觀本件蓋爐,整體構思巧妙,滿飾獸面紋,底部精雕雲紋,猶如將古樸瑞獸承托於雲海之上,雕琢精細,既演繹出遠古青銅器神秘風格,更體現十八世紀仿古玉雕特徵,實為難得之陳設觀賞佳品。
圖一 清〈青玉獸面紋爐〉,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摘錄自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
圖二 欽定四庫全書-西清古鑑、卷五.周〈饕餮鼎九〉
出處:《景印擒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史部一五七冊、器用類,世界書局,1986年,頁243-139
拍場類似作品
圖三 清〈乾隆年製款白玉仿古獸面紋雙龍耳簋式爐〉, 拍賣於西泠印社2023年8月6日,編號2908, 成交價RMB 1,725,000
玉器仿古,古已有之,以北宋金石學興起之後尤為盛行。宋元以降,文人士大夫收藏、鑑賞古玉蔚然成風。清代乾隆皇帝好古,上行下效,仿古之風尤為盛行,其中最具鮮明特點的就是仿古彝器,在器形、紋飾上對商周青銅禮器進行仿製。如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清〈青玉獸面紋爐〉(圖一),與本品皆為仿古之佳作,藍本取自欽定四庫全書-西清古鑑、卷五.周〈饕餮鼎九〉(圖二)圖譜,然融合當時代的風格特點,在造型及紋飾方面加以增減變化,展現出嶄新樣貌。
與本品同屬清代仿古玉器的拍場相似之例,可參見拍賣於西泠印社2023年8月6日,編號2908,清〈乾隆年製款白玉仿古獸面紋雙龍耳簋式爐〉(圖三)。細觀本件蓋爐,整體構思巧妙,滿飾獸面紋,底部精雕雲紋,猶如將古樸瑞獸承托於雲海之上,雕琢精細,既演繹出遠古青銅器神秘風格,更體現十八世紀仿古玉雕特徵,實為難得之陳設觀賞佳品。
圖一 清〈青玉獸面紋爐〉,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摘錄自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
圖二 欽定四庫全書-西清古鑑、卷五.周〈饕餮鼎九〉
出處:《景印擒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史部一五七冊、器用類,世界書局,1986年,頁243-139
拍場類似作品
圖三 清〈乾隆年製款白玉仿古獸面紋雙龍耳簋式爐〉, 拍賣於西泠印社2023年8月6日,編號2908, 成交價RMB 1,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