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珍國際藝術 | Yu Jen Taipei

選單

102 十五世紀  丹薩替寺風格 銅鎏金大黑天立像

102 十五世紀  丹薩替寺風格 銅鎏金大黑天立像

H29cm

來源
John R. Meengs 收藏

預估價

TWD
500,000-700,000
USD
15,700-22,000
HKD
125,000-175,000
RMB
113,640-159,090
2024春季拍賣
拍賣|
2024年5月26日(星期日) 2:00pm
預展|
2024年5月18-24日上午10:00至下午6:00
2024年5月25日 上午10:00至下午4:00
地點|
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15號7樓 (中華文化總會大樓)
聯絡資訊:
+886-2-2358-1881
art@yu-jen.tw
 

拍品簡述

大黑天梵語名「瑪哈嘎拉」,藏語稱為「貢普」,意譯為「大黑 天」,又譯「救怙主」,原是古印度的軍神、戰神,觀音入其神識, 故成為佛教密宗無上瑜伽密的護法。其有多種傳承,據西藏常見說 法,共有七十五種之多的變化身。本尊像為銅鑄鎏金,胎體厚重,光 彩熠熠。頭戴五骷髏花葉寶冠,頂飾仰蓮式高髮髻,一面二臂三目, 蹙眉瞋目,捲舌咧口,獠牙外露,樣貌威猛,呈憤怒像。耳垂連珠圈 紋圓璫,繒帶從耳際向上飄起,脖頸粗短。右手高舉施期克印,執金 剛鉞刀(已佚),左手當胸捧嘎巴拉碗。身穿藏式袍服,寬大帛帶及 衣緣鏨刻珍珠錦地和纏枝花葉紋,胸前配飾瓔珞,下掛人頭蔓,手飾 釧環,腰繫寶帶,顯得雍容華貴。雙腿呈屈伸立姿,兩腿間裙褶層 疊,層次豐富,足蹬藏靴,姿態雄壯威武,營造出丹薩替寺華美獨特 的藝術風格。身後及足下皆橫出一個扁狀小銅榫,為安奉於佛塔或壇 城之用。此類具鮮明時代特徵和丹薩替寺風格的「大黑天」造像,可 參見喜瑪拉雅藝術資源網,編號12127,十四世紀 丹薩替寺風格〈銅 鎏金大黑天立像〉(圖一),造像姿態與裝飾細節和本品極為相近, 形象勇猛生動,予人神秘之感。


圖一 十四世紀   丹薩替寺風格〈銅鎏金大黑天立像〉  
出處:喜瑪拉雅藝術資源網,編號  12127

丹薩替寺,是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的一座藏傳佛教帕竹噶舉 派寺院,依山而建,規模宏大,主要建築有帕木竹巴修行 洞、佛塔、僧舍、經堂、大殿、靈塔殿、辯經場、神殿及望 樓等。寺院造像的供奉形式,有別於一般佛像供奉於佛龕或 神壇,而是供於舍利靈塔的塔身周圍,形成極其特殊的「紮 西戈芒」大佛塔,又稱「吉祥之門佛塔」,塔身高超過十 英尺,由多層銅鎏金雕塑組合而成,鑲嵌各種寶石,金碧輝 煌,視覺上好似住滿神佛的一座大山。此塔相傳為創派祖師 帕木竹巴(註)的弟子止貢巴,據其獨特視覺創意所建成, 以華麗蓮花從最底層托起巨大階梯結構的佛塔。四周裝飾許 多獨立神像和飾有浮雕神像的嵌板。佛塔階梯層級越高,在 宗教上的地位越高。從下至上,分別是護法層、女神層、佛 陀層、冥想神層與頂層。既延續傳統舍利靈塔紀念與供奉的 宗教含義,亦創新將密續曼荼羅形式引入供奉儀軌之中,是 丹薩替寺最具代表性的雕塑藝術至寶。


圖二 十四世紀〈銅鎏金天王立像〉,丹薩替寺正殿紮西戈芒佛塔下半部分  
出處:《去拉薩及其遠》,弗蘭西斯梅爾,義大利,攝於丹薩替寺, 1948 年

其於文化大革命時慘遭破壞,寺內絕大部份文物已佚失, 2005年,該寺重建時,於遺址出土約三百多尊造像。目前 散見於西方各大小公私博物館、私人收藏、藝術市場和拍賣 會上的丹薩替寺或同時期丹薩替寺風格的造像約有百餘尊。 多為天王、女性護法神或建築構件,多數造像身後橫出扁狀 小銅榫,或在頭後,或在身後,或在蓮花座後部,銅榫多為 佛像鑄完後再焊接,以利供奉之用。以天王造像為例,可見 1948年,義大利弗蘭西斯梅爾造訪丹薩替寺時,拍攝正殿紮 西戈芒佛塔下半部分照片中,十四世紀〈銅鎏金天王立像〉 (圖二),其袍服下膝裙成褶,厚重外揚,腳穿靴,身形威 武之姿態及技法,可為喜瑪拉雅藝術資源網,編號12127, 十四世紀 丹薩替寺風格〈銅鎏金大黑天立像〉(圖一),與 本件十五世紀 丹薩替寺風格〈銅鎏金大黑天立像〉之比對。 由此可知,天王像和大黑天像,皆屬圍繞塔底而設之護法 層,供於舍利佛塔下方。

根據史料記載,丹薩替寺佛塔有五座,分別為「京俄.托杜巴」、「久尼巴.仁欽 多吉」、「才希寧瑪瓦.紮巴堅贊」、「大司徒絳曲堅贊」和「溫仁波切.索南紮 巴」五位大師的靈塔。再根據印度薩拉特.錢德拉.達斯的《拉薩及西藏中部旅行 記》記載,達斯於1881年造訪丹薩替寺時,寺內保存有十八座銀塔和金塔。基於 此獨特建築,寺內造像為手藝精湛的紐瓦爾藝術家創造,用料豪奢,不惜工本,在 重新設計和創造中,大量融入藏民族文化藝術因素,形成具藏民族文化和審美特 色的新型模式。細觀本尊十五世紀 丹薩替寺風格〈銅鎏金大黑天立像〉,衣裝繁 複,裝飾華麗,氣勢威嚴,顯現超凡之態,著實令人敬畏。

註:十二世紀中葉(即南宋年間),藏傳佛教噶舉派僧人多吉傑布為遠離塵囂,獨自到偏遠藏地雅 魯藏布江北岸之「帕木竹」茅廬收徒傳法十多年,因此被尊稱為「帕木竹巴」(意為「帕木竹的大 師」),開創的支派也被稱為「帕竹噶舉」。在帕木竹巴圓寂十餘年後的1198年,兩位大弟子止貢 巴、達隆唐巴開始依山修建祖拉康大殿,即丹薩替寺。並藉由委任當地豪族為住持的方法,丹薩替 寺成為一股勢力,影響當地的宗教和世俗事務,稱為「帕竹派」。

十三世紀中葉,蒙古勢力進入西藏,把西藏勢力交由眾王子管理。其中,帕竹派歸旭烈兀負責,丹 薩替寺因而由蒙古王室供養,為元世祖忽必烈分封西藏各地方勢力的十三個「萬戶」之一。至十四 世紀中葉,雄才大略的帕竹萬戶長絳曲監贊擊敗蒙古皇室在西藏的代理人薩迦政權,並得到蒙元皇 室的承認而被封為「大司徒」,帕竹成為西藏的新霸權。明王朝建立後沿襲元制以支特藏傳佛教為 安藏方略,實行「多封眾建」政策,改變元朝獨尊薩迦一派做法。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