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婆神為青銅鑄造,局部法器鍍金,體型高大,胎體厚重。尊像面相端莊,相容和 煦,呈一面四臂三目立姿形象。頭戴蓮花寶冠,結筒狀高髻,髮前飾一彎新月,月 上盤捲靈蛇,象徵「渾沌初開,新月於乳海顯光芒」、「濕婆解救三界一切眾生的榮 耀」。方臉額寬,眉線平,眉骨略隆起,鼻翼寬厚,雙眼圓睜,嘴大厚唇,相容寂 靜,身體圓渾壯碩,胸肌厚實,造型樸拙有力,表現出吉蔑佛造像藝術風格。上身 袒露,頸配飾項圈綴花苞瓔珞,手及踝繞神聖絹索,一條蛇纏在肩、頸,蛇頭昂揚 於尊佛胸前,象徵不朽和永生。左肩掛細聖線貫通至腰,俗謂「禪定線」,主臂左手 握權杖,右手揚掌托蓮子,外側二臂自然向上分持螺號、輪(圓盤,又稱是一種響 亮的軍鼓),具除去厄難與解救眾生一切苦之力量。腰繫魚尾式垂帛,間飾一周精緻 花苞的山樸圍裙,膝蓋微曲自然站立,為柬埔寨君王樣式。
印度教最主要的思想與「輪迴」密切相關,故其最受尊祟三大主神代表為創造「梵 天」、守護「毗濕奴」和毀滅及重生「濕婆」。「濕婆神」又稱「青頸觀音」,主離一 切怖畏厄難,解脫諸苦。典故引自古印度婆羅門教的「濕婆神」,是宇宙間創造一切 力量的化身。吉蔑(柬埔寨之古名)宗教呈現佛教和印度教混融相通的特殊樣態, 吳哥王朝是其佛教的重要時期,實現印度教濕婆派、毗濕奴派、佛教上座部、大乘 密宗等多元風格融合,而造像面相與體態已脫離印度原型,轉化為吉蔑人特徵。
九世紀至十三世紀,為吉蔑文化黃金時代,吉蔑王闍那跋摩二世(802—1080 年)宣揚「君權神授」,自稱「天王」,認為帝王是神佛轉世,神權與王權實 為一體,故佛像穿戴的形式和君王一致。實例可見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十二 / 十三世紀 柬埔寨〈青銅鎏金毗濕奴神立像〉(圖一)、十二 / 十三世紀 柬埔寨〈青銅鎏金菩薩立像〉(圖二),及本尊造像皆是柬埔寨君王樣式。
文獻參考
圖一 十二 / 十三世紀 柬埔寨〈青銅鎏金毗濕奴神立像〉,H35.2cm,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收錄於《法象威儀─彭楷棟先生捐贈文物特展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4 年,頁 56,圖版 29
圖二 十二 / 十三世紀 柬埔寨〈青銅鎏金菩薩立像〉,H26.9cm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收錄於同圖一,頁 63,圖版 36
明宣德五年(1430 年),暹羅入侵柬埔寨,次年吳哥王朝遷都金邊,稱「金 邊時期」。此時博涅亞國王(1393-1463年)積極與中國明朝發展海上貿易, 使十五世紀中期至十六世紀繼續保持強大國勢。此時期,印度教兩個宗派和 佛教有融合趨勢,成爲柬埔寨宗教一大特點。直至十六世紀末,柬埔寨、緬 甸與暹羅之間爆發激烈戰爭,1594 年柬埔寨戰敗被占領,由於暹羅人的影 響,上座部佛教居於強勢地位,大乘佛教和印度教逐步衰微。然印度教、大 乘佛教的宗教影響並未消除,仍在民間流傳。
本尊四臂濕婆神採用失蠟鑄造工藝,身軀比列協調,且如此使用大量青銅材 質之神像甚為罕見。造像藝術風格亦受吉蔑文化影響,而蓮花寶冠及瓔珞、 山樸圍裙綴飾一周精緻蓮花花苞,則帶有密教藝術風格,因此本尊像應是 十六世紀至十七世紀初,在柬埔寨皇家與中國貿易獨占權發展下之青銅佛造 像經典佳作。
註一:柬埔寨的王朝和佛教大抵分為扶南、真臘、安哥、安哥以後四個時期。柬埔寨最初建國時,中 國史書上稱作扶南;隋唐時,此地稱真臘或吉蔑;元明以後,始以柬埔寨名之。九世紀至十三世紀是 吉蔑文化黃金時代,吉蔑王闍那跋摩二世(802—1080 年)宣揚「君權神授」自稱「天王」,天王信 仰認為帝王是神佛轉世,神權與王權實為一體。此時期吉蔑宗教融合印度教與密教風格修建吳哥窟與 緬甸仰光大金塔。1430 年,暹羅入侵柬埔寨,次年吳哥王朝遷都金邊,此後柬埔寨與暹羅、緬甸、 越南之間常有戰爭。在金邊時期,博涅亞國王積極與明朝發展海上貿易,讓十五中期和十六世紀繼續 保持強大的國勢。
註二:蛇形象在婆羅門教、印度教和佛教經典中常有出現,柬埔寨先民吸收來自印度蛇王那伽的故事 傳說與藝術形象,形成具本土特色「那伽信仰」的重要體現,為吉祥、平安、力量和守護之象徵。印 度教經典《毗濕奴往世書》載濕婆神:「諸神攪動乳海欲求甘露,當時溼婆神在海中發現毒壺,惟恐 毒害眾生故,濕婆神發大悲心,主動吞下毒壺,因而頸項變為青色。」傳說當渾沌初開,許多生長在 地上的事物都被拋進如牛乳狀的海洋。而海洋上出現的第一個事物是神牛蘇拉比(Surabhi),祂的兒 子是雪白的公牛南迪(Nandi)。南迪後成為與濕婆神的夥伴;第二個出現的則是一彎新月,濕婆神 從海浪中將之拾起戴在額前;第三件則是乳海浮出一種能毀滅世界的毒藥,濕婆神將之吞下以免世界 受害,故頸部被燒成青黑色,而有「青頸」之稱。濕婆神代表宇宙毀滅及重生,有地、水、火、風、 空、日、月、祭祀八種化身,以解救三界一切眾生。
印度教最主要的思想與「輪迴」密切相關,故其最受尊祟三大主神代表為創造「梵 天」、守護「毗濕奴」和毀滅及重生「濕婆」。「濕婆神」又稱「青頸觀音」,主離一 切怖畏厄難,解脫諸苦。典故引自古印度婆羅門教的「濕婆神」,是宇宙間創造一切 力量的化身。吉蔑(柬埔寨之古名)宗教呈現佛教和印度教混融相通的特殊樣態, 吳哥王朝是其佛教的重要時期,實現印度教濕婆派、毗濕奴派、佛教上座部、大乘 密宗等多元風格融合,而造像面相與體態已脫離印度原型,轉化為吉蔑人特徵。
九世紀至十三世紀,為吉蔑文化黃金時代,吉蔑王闍那跋摩二世(802—1080 年)宣揚「君權神授」,自稱「天王」,認為帝王是神佛轉世,神權與王權實 為一體,故佛像穿戴的形式和君王一致。實例可見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十二 / 十三世紀 柬埔寨〈青銅鎏金毗濕奴神立像〉(圖一)、十二 / 十三世紀 柬埔寨〈青銅鎏金菩薩立像〉(圖二),及本尊造像皆是柬埔寨君王樣式。
文獻參考
圖一 十二 / 十三世紀 柬埔寨〈青銅鎏金毗濕奴神立像〉,H35.2cm,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收錄於《法象威儀─彭楷棟先生捐贈文物特展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4 年,頁 56,圖版 29
圖二 十二 / 十三世紀 柬埔寨〈青銅鎏金菩薩立像〉,H26.9cm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收錄於同圖一,頁 63,圖版 36
明宣德五年(1430 年),暹羅入侵柬埔寨,次年吳哥王朝遷都金邊,稱「金 邊時期」。此時博涅亞國王(1393-1463年)積極與中國明朝發展海上貿易, 使十五世紀中期至十六世紀繼續保持強大國勢。此時期,印度教兩個宗派和 佛教有融合趨勢,成爲柬埔寨宗教一大特點。直至十六世紀末,柬埔寨、緬 甸與暹羅之間爆發激烈戰爭,1594 年柬埔寨戰敗被占領,由於暹羅人的影 響,上座部佛教居於強勢地位,大乘佛教和印度教逐步衰微。然印度教、大 乘佛教的宗教影響並未消除,仍在民間流傳。
本尊四臂濕婆神採用失蠟鑄造工藝,身軀比列協調,且如此使用大量青銅材 質之神像甚為罕見。造像藝術風格亦受吉蔑文化影響,而蓮花寶冠及瓔珞、 山樸圍裙綴飾一周精緻蓮花花苞,則帶有密教藝術風格,因此本尊像應是 十六世紀至十七世紀初,在柬埔寨皇家與中國貿易獨占權發展下之青銅佛造 像經典佳作。
註一:柬埔寨的王朝和佛教大抵分為扶南、真臘、安哥、安哥以後四個時期。柬埔寨最初建國時,中 國史書上稱作扶南;隋唐時,此地稱真臘或吉蔑;元明以後,始以柬埔寨名之。九世紀至十三世紀是 吉蔑文化黃金時代,吉蔑王闍那跋摩二世(802—1080 年)宣揚「君權神授」自稱「天王」,天王信 仰認為帝王是神佛轉世,神權與王權實為一體。此時期吉蔑宗教融合印度教與密教風格修建吳哥窟與 緬甸仰光大金塔。1430 年,暹羅入侵柬埔寨,次年吳哥王朝遷都金邊,此後柬埔寨與暹羅、緬甸、 越南之間常有戰爭。在金邊時期,博涅亞國王積極與明朝發展海上貿易,讓十五中期和十六世紀繼續 保持強大的國勢。
註二:蛇形象在婆羅門教、印度教和佛教經典中常有出現,柬埔寨先民吸收來自印度蛇王那伽的故事 傳說與藝術形象,形成具本土特色「那伽信仰」的重要體現,為吉祥、平安、力量和守護之象徵。印 度教經典《毗濕奴往世書》載濕婆神:「諸神攪動乳海欲求甘露,當時溼婆神在海中發現毒壺,惟恐 毒害眾生故,濕婆神發大悲心,主動吞下毒壺,因而頸項變為青色。」傳說當渾沌初開,許多生長在 地上的事物都被拋進如牛乳狀的海洋。而海洋上出現的第一個事物是神牛蘇拉比(Surabhi),祂的兒 子是雪白的公牛南迪(Nandi)。南迪後成為與濕婆神的夥伴;第二個出現的則是一彎新月,濕婆神 從海浪中將之拾起戴在額前;第三件則是乳海浮出一種能毀滅世界的毒藥,濕婆神將之吞下以免世界 受害,故頸部被燒成青黑色,而有「青頸」之稱。濕婆神代表宇宙毀滅及重生,有地、水、火、風、 空、日、月、祭祀八種化身,以解救三界一切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