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質,勻淨細潤,光澤靈秀。蓋與瓶身子母口相合,蓋面隆起,面飾變形獸面 紋,紋樣古樸,頂設橢圓形捉鈕。瓶直口,溜肩,扁腹下收,底承橢圓形圈足。頸 部二道弦紋組成寬帶,寬帶內雕相背龍紋,頸兩側有獸首銜環,獸眼大睜,濃眉挺 鼻,樣貌奇特。肩兩側各有兩繫耳。腹兩面隨形開光,開光內分割多個區塊,雕琢 變形獸面紋、如意紋、菱格紋等,獸眼炯炯有神,如意形鼻,粗眉翻捲,充盈神秘 與裝飾趣味。整體造型及紋飾皆擬仿古韻,然又加入新意巧思,呈現清代仿古崇尚 在琢玉工藝的卓越表現。
獸面紋,又稱饕餮紋,為中國傳統紋飾中的一種,盛行於史前、商代和西周初期, 形態猙獰兇猛。戰國末年《呂氏春秋》提及:「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據此, 北宋時古器物圖錄將青銅器上凸出動物頭部的紋飾,稱之「饕餮」。藉以反映古代 人們對自然神的崇拜,充盈超脫塵世的神秘氣氛和力量
「仿古」是藝術史中千古不朽的主題,自宋代金石學的產生,文人士大夫收藏古物 之風漸行,提倡「復古」,考訂古器、證經補史、追復舊禮;至明清,慕古風尚渲 染至各藝術領域,無論繪畫、瓷器、玉器等各類藝術皆提倡以古人為師,師古而求 新變。本品造型以古代青銅器,漢〈獸環扁壺〉(圖一)為藍本,然依玉材特性, 加入新的元素與巧思,展現與古器物不同之樣貌,獸面紋飾繁複而誇張,裝飾性極 強,更烘托宮廷中莊重威嚴之勢,盡顯皇家氣派。
文獻參考
圖一 漢〈獸環扁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摘錄自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
獸面紋,又稱饕餮紋,為中國傳統紋飾中的一種,盛行於史前、商代和西周初期, 形態猙獰兇猛。戰國末年《呂氏春秋》提及:「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據此, 北宋時古器物圖錄將青銅器上凸出動物頭部的紋飾,稱之「饕餮」。藉以反映古代 人們對自然神的崇拜,充盈超脫塵世的神秘氣氛和力量
「仿古」是藝術史中千古不朽的主題,自宋代金石學的產生,文人士大夫收藏古物 之風漸行,提倡「復古」,考訂古器、證經補史、追復舊禮;至明清,慕古風尚渲 染至各藝術領域,無論繪畫、瓷器、玉器等各類藝術皆提倡以古人為師,師古而求 新變。本品造型以古代青銅器,漢〈獸環扁壺〉(圖一)為藍本,然依玉材特性, 加入新的元素與巧思,展現與古器物不同之樣貌,獸面紋飾繁複而誇張,裝飾性極 強,更烘托宮廷中莊重威嚴之勢,盡顯皇家氣派。
文獻參考
圖一 漢〈獸環扁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
摘錄自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