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盂造型圓鼓,口內斂,鼓腹,底足內凹。採匣缽單一裝匣 燒造法,在裝燒時僅足尖採用泥點與匣缽隔離燒製,燒成後 在足尖部留下墊燒痕跡。胎色灰白,通體施青釉,釉層濃 厚,釉色青翠晶瑩,質地雅潤。口沿刻弦紋,腹部環刻纏枝 蓮紋,枝蔓層層纏繞,花瓣翻卷別緻。近底處飾仰蓮花瓣, 纖細的劃花裝飾層次分明,布局清新雅緻。浙江省慈溪市博 物館庋藏北宋〈青釉刻劃荷花紋水盂〉(圖一),與本品無論 造型或裝飾技法皆相似,呈現標準北宋青釉刻花風格,可資 參考。
唐、五代時期青瓷以浙江上林湖越窯為代表,在陸羽《茶 經》:「青則益茶」,代表對青瓷的色彩追求。北宋時期,越 窯延續唐代繼續繁榮發展,文人訴諸對青翠山林與青碧湖水 的審美與嚮往,「翠色」遂成為青瓷核心美感,越窯秘色青 瓷便是此風潮影響下之產物,達到嶄新藝術境界。本品胎體 輕巧質堅,釉色清亮,紋飾刻劃纖秀,線條婉轉流暢,氣韻 生動,為越窯青瓷典型佳品。
文獻參考
圖一 北宋〈青釉刻劃荷花紋水盂〉,1976 年浙江省慈溪市出土,浙江省慈溪市博物館庋藏
收錄於《中國陶瓷全集 8 -宋(下)》,錦繡出版事業,2001 年,頁 77,圖版 33
拍場類似作品
圖二 北宋〈越窯刻花小罐〉,拍賣於香港佳士得 2017 年 5 月 31 日,編號 3121, 成交價 HKD 375,000
唐、五代時期青瓷以浙江上林湖越窯為代表,在陸羽《茶 經》:「青則益茶」,代表對青瓷的色彩追求。北宋時期,越 窯延續唐代繼續繁榮發展,文人訴諸對青翠山林與青碧湖水 的審美與嚮往,「翠色」遂成為青瓷核心美感,越窯秘色青 瓷便是此風潮影響下之產物,達到嶄新藝術境界。本品胎體 輕巧質堅,釉色清亮,紋飾刻劃纖秀,線條婉轉流暢,氣韻 生動,為越窯青瓷典型佳品。
文獻參考
圖一 北宋〈青釉刻劃荷花紋水盂〉,1976 年浙江省慈溪市出土,浙江省慈溪市博物館庋藏
收錄於《中國陶瓷全集 8 -宋(下)》,錦繡出版事業,2001 年,頁 77,圖版 33
拍場類似作品
圖二 北宋〈越窯刻花小罐〉,拍賣於香港佳士得 2017 年 5 月 31 日,編號 3121, 成交價 HKD 3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