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質,質地細潤,光澤瑩瑩。蓋與身子母口相合,蓋面隆起,兩側有環,頂部捉 扭。器頸部雕琢直條紋,兩側亦有環,可與蓋穿繫佩掛。腹部呈腰果形,雕獸面紋, 濃眉粗長翻捲,大眼炯炯有神,如意形鼻,紋樣威嚴霸氣。近底處浮雕仰蓮瓣紋一 周,蓮瓣規整挺拔。橢圓形底略內凹。整體造型如織繡荷包,玲瓏精巧,紋飾雕琢細 膩,在鏤雕纏枝紋的紅木架襯托下,更顯典雅華貴。
香囊又稱香包、荷包、花囊、香袋等。古人將之配戴於腰間、肘後,或拴於扇子下, 清風徐來便透出陣陣芬芳香。抑或作為裝飾物掛在床頭、案邊、車輦等處為飾物, 《杜陽雜編》:「咸通四年,同昌公主出降···乘七寶步輦,四面綴五色香囊。囊中貯 辟寒香、辟邪香、瑞麟香、金鳳香。」再從清宮檔案記錄顯示,精工製作的荷包、香 囊也常是帝王賞賜皇室成員或功勳臣屬之物。可見從皇室到平民,對香囊喜愛千百年 來風靡不斷。細觀本品,質地潤澤,雕工精巧,線條柔美流暢,掏膛勻淨,乃佩身與 觀賞完美結合之佳品,為清代玉香囊佳作。
香囊又稱香包、荷包、花囊、香袋等。古人將之配戴於腰間、肘後,或拴於扇子下, 清風徐來便透出陣陣芬芳香。抑或作為裝飾物掛在床頭、案邊、車輦等處為飾物, 《杜陽雜編》:「咸通四年,同昌公主出降···乘七寶步輦,四面綴五色香囊。囊中貯 辟寒香、辟邪香、瑞麟香、金鳳香。」再從清宮檔案記錄顯示,精工製作的荷包、香 囊也常是帝王賞賜皇室成員或功勳臣屬之物。可見從皇室到平民,對香囊喜愛千百年 來風靡不斷。細觀本品,質地潤澤,雕工精巧,線條柔美流暢,掏膛勻淨,乃佩身與 觀賞完美結合之佳品,為清代玉香囊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