觚取整料白玉雕琢,玉質瑩白細膩,寶光柔和迤邐,略帶褐色沁。仿商周青銅出戟方觚形制,敞口,長頸,四面及四角出戟飾以扉棱,足微外撇。頸與足部遙相對應刻雲雷變形蕉葉紋,線條勾勒纖秀,挺拔優雅,法度森嚴。腹部四面浮雕螭龍紋, 螭龍身驅細長,彎轉纏繞,襯以靈芝雲紋,祥瑞自生。整體構思精巧,紋飾古樸神秘,既保留青銅器高雅貴胄風範,又融入玉作玲瓏剔透感官特質,展現清代玉雕審美趣味及精湛琢玉水準。
商代前期,青銅器的組合體制以酒器為主,有爵、斝、觚、尊、壺等器物,其分類按使用者地位和需要而置;明代宣德時期,由於博古圖的現世,帶動整體仿古之風; 至清代,宮廷玉製品生產達到高峰,因乾隆帝的喜好與提倡,使宮廷藝術呈現濃厚的仿古風格。
觚,原屬於先秦時期的青銅酒器,形似花瓶,上寬下窄,裝飾豐富精美。宋明以降,花道興盛,青銅觚成為瓶花之佳器,深得士人推崇。明袁宏道《瓶史》記述: 「嘗見江南人家所藏舊觚,青翠入骨,砂斑垤起,可謂花之金屋。」因此,觚不獨作為陳設器,更多是以供花之用。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清乾隆〈青玉獸面紋出戟壽字花觚〉(圖一),造形、紋飾與本品相似,皆屬精心雕琢之仿古佳例。然本品又飾以螭龍紋,構思新穎別緻,曜之韡曄,爲清朝玉器中之佳作。
文獻參考 圖一 清乾隆〈青玉獸面紋出戟壽字花觚〉,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收錄於《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 10 -清》,紫禁城出版社,2011 年,頁 104,圖版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