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質,緻密瑩澤,巧留紅褐色玉皮,燦如黃粟,豔如朝陽。爐頂以穿雲龍紋為主題,飛龍騰空而起,虯軀矯健,獨角向後,嘴角深大,唇口上翹。頸後鬃毛飄逸,充滿力量,龍身滿飾鱗紋,背鰭排列緊密均勻,富麗而精緻。身姿威風凜然,穿梭於雲海之間,祥雲迤邐,漫天飄飛,大有氣奪千里之勢。
明人沈德符在《野獲編》記載:「近又珍玉帽頂,其大有至三寸,高有至四寸者,價比三十年前加十倍,以其可作鼎彝蓋上嵌飾也。」今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遼或金〈玉鏤雕山林人物紋爐頂〉(圖一)、明〈白玉蟠龍紋爐頂〉(圖二)與本件明〈白玉留皮巧雕穿雲龍爐頂〉皆為橢圓形,平底,器底中央間有一孔洞,似插在他物上,亦可嵌結用,或為爐頂,亦可作帽頂。
龍是古代傳說中一種善變化、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靈物、神物或吉祥之物,為皇室的象徵。本品造形飽滿高聳,若為爐頂,可見原配香爐之體量碩大、等級非凡。整體紋飾雕刻龍騰雲湧,採淺、高浮雕及線刻等技法,造形別緻,紋飾流暢。穿雲龍神形俱佳,四周雲氣繚繞,以剔刻線條層層相套構成,氣韻生動,予人以氣勢磅礴的皇族威嚴姿態。
 |
文獻參考 圖一 遼或金〈玉鏤雕山林人物紋爐頂〉,清宮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出處:《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中)》,香港商務印書館, 1995 年,頁 114 ,圖版 99 圖二 明〈白玉蟠龍紋爐頂〉,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 ,出處:《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編 6 -明》,紫禁城出版社, 2011 年,頁 143 ,圖版 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