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屏由珍貴紫檀木料雕成,中央嵌飾漢代玉璧,玉璧可拆卸。一面中心紫檀凸起圓鈕雕飾「乾」卦圖「☰」,外圍刻連回紋。玉璧表面光素,溫潤細膩,沁色自然柔美,古樸清逸。紫檀面四角分別淺浮雕展翅蝙蝠,紋飾對稱,刀法細膩流暢。插屏另一面陰刻隸書《御詠玉璧》詩:「土華盈手襞璘璘,大孔規圓制朴淳;進道不如先駟馬,同心有若擲河濱。誠看特達經千載,言念溫其見古人;質以天全容以粹,世間燒染自紛陳。御製題漢玉璧詩,臣王杰敬書。」詩錄於《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五)》,御製詩三集,卷二十九(圖一),字體規整,筆畫穩重,頗具威嚴古意。
.jpg) |
圖一 〈題漢玉璧〉御製詩文,詩錄於 《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五)》,御製詩三集,卷二十九,頁 5-656,癸末(乾隆二十八年) |
清代帝王中最崇古者首推乾隆,且宮廷內藏古器皿數量可觀,為亁隆帝慕古情懷提供許多素材。其詩集亦保留許多題詠古玉之詩,並令宮廷玉作將詩句刻於玉器之上。本品之題詩即乾隆專為古玉璧所題,表達對漢代玉璧的讚美。《周禮》曰:「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玉璧喻「天」,意傳承不絕。至清代,玉璧成為權力之象徵,乾隆帝命匠人造屏以展示古玉璧,不僅為緬懷千古,亦為強調其皇權。插屏上所飾乾卦,更加印證此意,所謂「乾始物,坤成物」,八卦之乾、坤二爻,代表陰陽、天地、南北,是以尤為重要。「乾」又為高宗年號首字,因而以此作裝飾紋樣,常見於乾隆時期宮廷用品。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清乾隆〈嵌玉桃紫檀木圓盒〉(圖二),取玉璧嵌於紫檀盒,中央飾乾卦,並在紫檀面上題御製詩,與本品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與之相比,本品取古玉璧為材,製作工藝更加考究,無論質地與技法更勝一籌。
乾隆皇帝慕古好雅,是位收藏家及鑒賞家,其收藏廣泛全面,鍾愛玉器,尤愛三代古玉,常親自鑒別、定級,愛不釋手時作詩詠之。認為紙壽千年,但集天地精華的玉石則永不敗毀,因此喜將詩文、書法摹刻到玉器上,以流芳百世。本品將漢代古玉結合高等木材製作插屏,加上御題詩,完美結合慕古與創新,為歷史與藝術完美結合的藝術精品,更展其特有藝術品味,成為歷代宮廷最獨特典雅的風景。
.jpg) |
圖二 清乾隆〈嵌玉桃紫檀木圓盒〉,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收錄於《品牌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7 年,頁 107-108,圖版 III-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