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UNUSUAL TOURMALINE 'LADY' SNUFF BOTTLE, QING DYNASTY FROM THE KO COLLECTION AND RUTH AND CARL BARRON COLLECTION
葛氏與露芙及卡爾.巴倫伉儷收藏
清 粉紅碧璽巧色芭蕉仕女圖鼻煙壺
EVARISTO CARETTI
葛氏
Evaristo Caretti(1879-1955),中文名音譯為 Ko Li-te,生於義大利,其父親為中級政府官員。由於不甘於平靜的鄉間生活,高中畢業後志願報效義大利海軍。1900年因其參與的巡洋艦任務而首次造訪北京。1904年結束航行返回義大利,辭去海軍職務,再次前往中國申請加入郵政局,學習中文及中國文化。1920年回到米蘭成婚後,偕同妻子定居北京。曾任郵政總局高級專員、山東郵政署署長、郵政局國際部秘書、顧問等職,在郵政領域服務逾四十年。
Evaristo Caretti 在中國生活的長時間中,著迷於中國古董藝術,鼻煙壺更是其主要愛好。其收藏之餘亦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國藝術與文化,建立起專業而豐富的中國藝術品收藏。
RUTH AND CARL BARRON
露芙及卡爾.巴倫伉儷
Ruth(1916-2001)及 Carl(1916-2014)伉儷居於波士頓近郊,為國際中國鼻煙壺協會資深成員。伉儷倆約70年前開創美國首間傢俱租賃公司,並成為美國最大的民營租賃業務,成就頗豐。經商之餘,對於當地慈善事業更是不遺餘力,Carl Barron 在波士頓地區聲望極高且人脈極廣,被譽為「坎布裡奇的隱形市長」。
夫婦兩人約20多年前,餘閒暇之時無意間造訪一家古董店,發現兩件小巧鼻煙壺,Carl 對之一見鍾情,從此陷入鼻煙壺的迷人世界。夫婦倆認真投入對鼻煙壺的研究,結交許多古董商及學者,增加鼻煙壺知識外更鍛煉鑒賞眼力。其珍藏鼻煙壺皆詳細記錄流傳來源、類同實例及有關往來書信等,巨細靡遺。賢伉儷僅花費約20餘年,便建立起令人激賞之中國鼻煙壺珍藏,不僅多次於佳士得舉行專拍,且曾締造白手套及高價佳績。
碧璽質,色澤豔麗,剔透亮澤,內含天然生成的冰片狀紋理。蓋面隆起,雕一蓄勢待發的鳥兒為鈕,兩側有折枝花卉相伴,雕工細膩精緻。壺一面巧將白色處高浮雕芭蕉仕女圖,仕女面容清秀,頭梳高髻,著寬袖長衫,腰繫綁帶,下著襦裙,呈S形斜坐於芭蕉樹下,手持一朵鮮花,儀態曼妙。四周洞石嶙峋,盛開的花卉穿插掩映,畫面繽紛豐富,兩色並置,明豔中又帶柔和之感;另面淺浮雕蒼松矗立,高仕於樹下倚靠岩石側坐,手捧書冊閱讀。整體畫面雋秀爾雅,足以掌玩心悅。
碧璽,礦物名為電氣石,具玻璃光澤,多為粉紅色。碧璽之名在中國最早出現於清代典籍《石雅》:「碧亞麼之名,中國載籍,未詳所自出。清會典圖云:妃嬪頂用碧亞麼。滇海虞衡志稱:碧霞碧一曰碧霞玭,一曰碧洗;玉紀又做碧霞希。今世人但稱碧亞,或作璧碧,然已無問其名之所由來者,惟為異域方言,則無疑耳。」在清代,慈禧太后對豐富多彩、變幻萬千的碧璽萬分寵愛,碧璽也因此受到全國追捧,盛極一時,甚至被用於一品、二品官員頂戴花翎的材料,成為權力的象徵。
以碧璽製作的鼻煙壺屬十分名貴的品種,且碧璽其性較脆,雕琢過程中易產生裂隙,工藝難度較大。拍場相似之例可參見拍賣於紐約佳士得2011年9月15-16日,編號1188,清〈粉紅碧璽雕瓜瓞綿綿鼻煙壺〉(圖一)。然本件鼻煙壺質地清瑩透徹,在玫瑰紅地映襯之下,白色處施以高浮雕,刀工簡練傳神,創造出新穎的獨特風格,凸顯紋飾之視覺美感,實為精彩,為雙色碧璽器之精作。
葛氏與露芙及卡爾.巴倫伉儷收藏
清 粉紅碧璽巧色芭蕉仕女圖鼻煙壺
EVARISTO CARETTI
葛氏
Evaristo Caretti(1879-1955),中文名音譯為 Ko Li-te,生於義大利,其父親為中級政府官員。由於不甘於平靜的鄉間生活,高中畢業後志願報效義大利海軍。1900年因其參與的巡洋艦任務而首次造訪北京。1904年結束航行返回義大利,辭去海軍職務,再次前往中國申請加入郵政局,學習中文及中國文化。1920年回到米蘭成婚後,偕同妻子定居北京。曾任郵政總局高級專員、山東郵政署署長、郵政局國際部秘書、顧問等職,在郵政領域服務逾四十年。
Evaristo Caretti 在中國生活的長時間中,著迷於中國古董藝術,鼻煙壺更是其主要愛好。其收藏之餘亦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國藝術與文化,建立起專業而豐富的中國藝術品收藏。
RUTH AND CARL BARRON
露芙及卡爾.巴倫伉儷
Ruth(1916-2001)及 Carl(1916-2014)伉儷居於波士頓近郊,為國際中國鼻煙壺協會資深成員。伉儷倆約70年前開創美國首間傢俱租賃公司,並成為美國最大的民營租賃業務,成就頗豐。經商之餘,對於當地慈善事業更是不遺餘力,Carl Barron 在波士頓地區聲望極高且人脈極廣,被譽為「坎布裡奇的隱形市長」。
夫婦兩人約20多年前,餘閒暇之時無意間造訪一家古董店,發現兩件小巧鼻煙壺,Carl 對之一見鍾情,從此陷入鼻煙壺的迷人世界。夫婦倆認真投入對鼻煙壺的研究,結交許多古董商及學者,增加鼻煙壺知識外更鍛煉鑒賞眼力。其珍藏鼻煙壺皆詳細記錄流傳來源、類同實例及有關往來書信等,巨細靡遺。賢伉儷僅花費約20餘年,便建立起令人激賞之中國鼻煙壺珍藏,不僅多次於佳士得舉行專拍,且曾締造白手套及高價佳績。
碧璽質,色澤豔麗,剔透亮澤,內含天然生成的冰片狀紋理。蓋面隆起,雕一蓄勢待發的鳥兒為鈕,兩側有折枝花卉相伴,雕工細膩精緻。壺一面巧將白色處高浮雕芭蕉仕女圖,仕女面容清秀,頭梳高髻,著寬袖長衫,腰繫綁帶,下著襦裙,呈S形斜坐於芭蕉樹下,手持一朵鮮花,儀態曼妙。四周洞石嶙峋,盛開的花卉穿插掩映,畫面繽紛豐富,兩色並置,明豔中又帶柔和之感;另面淺浮雕蒼松矗立,高仕於樹下倚靠岩石側坐,手捧書冊閱讀。整體畫面雋秀爾雅,足以掌玩心悅。
碧璽,礦物名為電氣石,具玻璃光澤,多為粉紅色。碧璽之名在中國最早出現於清代典籍《石雅》:「碧亞麼之名,中國載籍,未詳所自出。清會典圖云:妃嬪頂用碧亞麼。滇海虞衡志稱:碧霞碧一曰碧霞玭,一曰碧洗;玉紀又做碧霞希。今世人但稱碧亞,或作璧碧,然已無問其名之所由來者,惟為異域方言,則無疑耳。」在清代,慈禧太后對豐富多彩、變幻萬千的碧璽萬分寵愛,碧璽也因此受到全國追捧,盛極一時,甚至被用於一品、二品官員頂戴花翎的材料,成為權力的象徵。
以碧璽製作的鼻煙壺屬十分名貴的品種,且碧璽其性較脆,雕琢過程中易產生裂隙,工藝難度較大。拍場相似之例可參見拍賣於紐約佳士得2011年9月15-16日,編號1188,清〈粉紅碧璽雕瓜瓞綿綿鼻煙壺〉(圖一)。然本件鼻煙壺質地清瑩透徹,在玫瑰紅地映襯之下,白色處施以高浮雕,刀工簡練傳神,創造出新穎的獨特風格,凸顯紋飾之視覺美感,實為精彩,為雙色碧璽器之精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