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體黃花梨為材,質地細緻堅密,色澤深沉穩重。官皮箱平頂,上蓋內為一淺屜。正面開門。箱內設有抽屜,箱蓋、門上安銅飾件,箱體兩側裝銅提手,下有座台。官皮箱雖傳世甚多,然常見為紫檀製,黃花梨材質較少見,因黃花梨紋理清晰,為整體美觀考量,需精挑細選紋理色彩和諧相近者,工序繁瑣,更顯其珍貴。
「官皮箱」造形不大,然結構複雜,一般由箱體、箱蓋、箱座和銅扣組成。據王世襄考證,古代「官皮箱」為日常用物,幾乎家戶皆有,用來盛裝貴重物品或文房用具,亦可放置文件、帳冊、契約或其它珍貴細軟。又由於攜帶方便,官員巡視或出遊時也經常使用。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明〈黃花梨官皮箱〉(圖一),其造形與本品相似,可資參考。
其有一派學者主張,官皮箱是明朝官府仿照蒙古人的馬背漆皮箱所製作的一種可擕式官用皮箱。用來供官員、軍隊安全運送機要文件和軍餉寶鈔之用,為明朝官府專用器物。然清朝建立後,前朝官用各種服飾、儀仗和器用多被毀棄,官皮箱亦多遭毀損。本件官皮箱造形典雅,通體光素未施紋飾,完美展現花梨木的自然色澤與紋理,顯露明代素雅簡潔的美學觀念。
「官皮箱」造形不大,然結構複雜,一般由箱體、箱蓋、箱座和銅扣組成。據王世襄考證,古代「官皮箱」為日常用物,幾乎家戶皆有,用來盛裝貴重物品或文房用具,亦可放置文件、帳冊、契約或其它珍貴細軟。又由於攜帶方便,官員巡視或出遊時也經常使用。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明〈黃花梨官皮箱〉(圖一),其造形與本品相似,可資參考。
其有一派學者主張,官皮箱是明朝官府仿照蒙古人的馬背漆皮箱所製作的一種可擕式官用皮箱。用來供官員、軍隊安全運送機要文件和軍餉寶鈔之用,為明朝官府專用器物。然清朝建立後,前朝官用各種服飾、儀仗和器用多被毀棄,官皮箱亦多遭毀損。本件官皮箱造形典雅,通體光素未施紋飾,完美展現花梨木的自然色澤與紋理,顯露明代素雅簡潔的美學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