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酒井家族玉器珍藏
酒井繁松(1913-2015),生於富山縣黑部市,排行老么。上有一位兄長和三位姐姐。其父酒井助次郎是吉田工業株式會社專務取締役,自幼家境優渥,家族氣氛融洽。青年時期,繁松與酒井家族隨其父服務於吉田工業株式會社,1951年公司總部遷至東京都時,看準戰後物資貧乏的商機,便獨自創立酒井株式會社,經營美國進口牛仔褲布料、成衣以及配件等的相關貿易,因精準的眼光與魄力,酒井的事業開始飛躍成長。
酒井繁松的收藏,起源自東京博物館之展覽。二戰後,帝室博物館改稱「國立博物館」,1952年改稱「東京國立博物館」,1968年館內東洋館開放,展出的美術品主要為來自中國、朝鮮半島等亞洲地區的藝術品。根據官方統計,在二戰期間被日軍運回的珍貴中國文物約有十萬件,一般文物更是不計其數,約有數百萬之多。因為博物館展出大量中國精品,使酒井繁松有機會接觸中國字畫及玉器等藝術,因喜愛而深入瞭解,進而收藏。
1972年,中日雙方恢復正式邦交後,在經濟、文化、科技等眾多方面開展雙邊合作。1973年,酒井繁松從橫濱搭船到天津,再進入北京從事貿易。此時期,北京著名的傳統文化商業街道「琉璃廠」,以經營古書字畫、文房四寶、珠寶玉器而聞名。本次拍賣編號 515至544即為酒井繁松於1974至1984年間在北京琉璃廠透過友人介紹而獲得之收藏,並由家族傳承,今由其孫輩家屬所提供。
白玉質,呈黃褐色,質地緻密亮澤。圓形雙層片狀,內外層以三個點相連,兩面紋飾相同。內圈雕琢繩紋,琢製工藝極為精湛。外環內外緣各飾一圈弦紋,內採壓地隱起技法雕飾勾連雲紋,紋飾細密繁縟。今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戰國〈玉雲紋重環〉(圖一),造形、紋飾與本品極為相似,皆以透雕技法分出內外層,雕工之巧為後世工匠望塵莫及,令人讚嘆。
春秋戰國時期,玉器具很高社會地位。以玉為貴,視玉為寶,有許多關於佩玉記載,《詩經》:「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儒家亦為玉器蒙上神秘的政治及宗教色彩,將玉的自然屬性與道德品質連為一起,君子比德於玉。《禮記.聘義》記載孔子曾論述貴玉輕瑉,總結出仁、智、禮、樂、忠等,是君子應具備的道德。
酒井繁松(1913-2015),生於富山縣黑部市,排行老么。上有一位兄長和三位姐姐。其父酒井助次郎是吉田工業株式會社專務取締役,自幼家境優渥,家族氣氛融洽。青年時期,繁松與酒井家族隨其父服務於吉田工業株式會社,1951年公司總部遷至東京都時,看準戰後物資貧乏的商機,便獨自創立酒井株式會社,經營美國進口牛仔褲布料、成衣以及配件等的相關貿易,因精準的眼光與魄力,酒井的事業開始飛躍成長。
酒井繁松的收藏,起源自東京博物館之展覽。二戰後,帝室博物館改稱「國立博物館」,1952年改稱「東京國立博物館」,1968年館內東洋館開放,展出的美術品主要為來自中國、朝鮮半島等亞洲地區的藝術品。根據官方統計,在二戰期間被日軍運回的珍貴中國文物約有十萬件,一般文物更是不計其數,約有數百萬之多。因為博物館展出大量中國精品,使酒井繁松有機會接觸中國字畫及玉器等藝術,因喜愛而深入瞭解,進而收藏。
1972年,中日雙方恢復正式邦交後,在經濟、文化、科技等眾多方面開展雙邊合作。1973年,酒井繁松從橫濱搭船到天津,再進入北京從事貿易。此時期,北京著名的傳統文化商業街道「琉璃廠」,以經營古書字畫、文房四寶、珠寶玉器而聞名。本次拍賣編號 515至544即為酒井繁松於1974至1984年間在北京琉璃廠透過友人介紹而獲得之收藏,並由家族傳承,今由其孫輩家屬所提供。
白玉質,呈黃褐色,質地緻密亮澤。圓形雙層片狀,內外層以三個點相連,兩面紋飾相同。內圈雕琢繩紋,琢製工藝極為精湛。外環內外緣各飾一圈弦紋,內採壓地隱起技法雕飾勾連雲紋,紋飾細密繁縟。今北京故宮博物院庋藏戰國〈玉雲紋重環〉(圖一),造形、紋飾與本品極為相似,皆以透雕技法分出內外層,雕工之巧為後世工匠望塵莫及,令人讚嘆。
春秋戰國時期,玉器具很高社會地位。以玉為貴,視玉為寶,有許多關於佩玉記載,《詩經》:「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儒家亦為玉器蒙上神秘的政治及宗教色彩,將玉的自然屬性與道德品質連為一起,君子比德於玉。《禮記.聘義》記載孔子曾論述貴玉輕瑉,總結出仁、智、禮、樂、忠等,是君子應具備的道德。